<strong>北京中思远信息科学研究院</strong>

专家论点 |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进行?

发布日期:2017-12-06 09:46 |  点击: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核心工作,更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自身特色、找准定位、恰当切入、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专业建设,才能发挥好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科学发展。一是树立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观。专业建设是以一定规模为基础的,没有了规模也就无从谈发展,所以要树立“以规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全面发展观。围绕已有的特色专业,根据社会需求适当增设新的专业,不断改造老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与专业的适应面,促进各专业间互相支撑与共同增长。二是树立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观。坚持专业的协调发展,坚持重点在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坚持专业各项功能的协调发展及规模与内涵的协调发展。三是树立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专业建设的主题仍是紧紧抓住“质量”这条主线来谋求各自的发展,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使专业发展与学校的进步齐头并进;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与专业规模发展相匹配。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
 
准确定位。首先,要找准定位。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各学校的自身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自己的特色。因此,在专业建设中要找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体现和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确保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需要有效对接,“解决好‘学校与社会’的接口问题。”其次,要突出特色。不同层次的学校承担着提高自身学校整体水平以及人才培养任务,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不同的人才。因此,各学校要给自己以明确的定位,准确界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通过专业建设充分展现出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不同层面上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建设应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求科学合理的定位,确定明确的目标。
 
合理布局。专业建设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在合理布局时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以确保专业布局的科学、合理与有效。一是质量第一原则。专业建设既要看整体水平和条件,更要看专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因此在专业建设中要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二是有效适应原则,即按需择优的原则。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紧把握专业建设内涵与人才培养质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效调整专业布局,完善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三是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是专业适应性的内在要求,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与不同分工的需要,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只有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才能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四是重点投入原则。必须对一些专业进行重点投入,确保对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倾斜,以实现重点与特色专业对其他专业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五是强化特色原则。专业特色不仅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所在,也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所在,更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所在。六是生态优化原则。专业与专业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孤立地建设一个专业,可能形成良好、有效的专业建设环境,最终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建立专业建设的生态系统,保证各专业共生、共栖的环境;形成合理的、多样化的、交叉融合的专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与优势的同时,保证专业的生态结构,并使之不断优化,力争形成丰富多样的专业格局,使专业在生态优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北京中思远信息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ICP备案08552225号 ©2014-